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专家团队
新闻动态
学术成果
数据中心
案例分享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 Journalism and Marxism Research Cente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名家讲堂 | 杨保军:新闻规律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堂,正是为了更好的向学生传授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开设。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在新闻活动进入“后新闻时代”的背景下,新闻活动主体应如何理解和认识新闻规律并按照新闻规律的内在要求展开新闻活动。

研究新闻规律的根据与意义

新闻活动是存在规律的,承认规律存在是研究规律的前提。人类活动是存在规律的,新闻活动也是存在规律的。规律的探寻是需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索才能获得的。认识规律是学术研究的直接目的,规律研究是所有科学研究、学术探索的直接目标,是理论观念向实践观念转化的基础和前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提供的仅仅是认识、理解新闻规律的大致框架或方法论观念,最多具有关于新闻规律研究着眼处或着手点的参考意义。

在讲授过程中,杨保军老师就以下一些问题,做了重点阐释。

新闻规律的性质与特征

新闻规律属于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社会规律,是主体性规律,是一种社会领域活动规律。新闻规律在一般意义上,就是指新闻现象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和演变趋势,或者新闻活动内在的稳定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新闻规律具有社会活动规律、主体性规律的一般特征,诸如客观性、相对稳定性、有限性、历史性等。同时,新闻规律具有作为人类一种特殊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特征,比如,新闻规律是以传收规律为核心的互动交流规律,新闻规律是以新闻信息为核心内容的交流规律,新闻规律是新闻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性的规律,是高度依赖以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丛”演进的规律,是人类不断追求新闻自由的规律。

新闻规律的系统构成

新闻活动系统具有自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新闻规律是个规律系统,具有自身不同维度的构成方式与特点。

如果以系统论作为基本的方法论工具,“新闻规律系统”可分为两大子系统:内部规律系统与外部规律子系统。内部规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各个系统要素本身的演变规律,二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规律。外在规律系统也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新闻系统与社会整体(环境系统)的关系规律,二是新闻系统与社会各个领域系统、特别是主要社会子系统(如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系统等)的关系规律。如果从新闻规律系统的层次结构出发,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的规律:基于人类新闻活动总体特征的新闻活动规律;基于一定社会新闻活动特征的活动规律;基于不同媒介形态特征的活动规律。

如果以现代职业新闻为参照,新闻规律可以分为:人类意义上的新闻活动历史规律和职业新闻活动规律。

新闻活动核心规律

新闻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新闻的生产传播和新闻的收受。新闻传收始终是新闻活动的基本关系、核心关系。狭义的“新闻规律”,就是“新闻传收规律”,或 “偏向”新闻传播主体一方的“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活动中,传播与收受处于总体的互动之中,离开任何一方的新闻活动都是不完整的。“传收互动”是新闻活动内部的总体性规律。新闻传收活动的规模、效率、方式、模式和实际内容标志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以致整个人类新闻活动的整体状态和水平。

整体性的新闻传收互动规律,是由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收受主体之间的具体活动机制、活动规律呈现的,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选择律,即新闻传收过程,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主体选择行为,选择机制支配着新闻传收过程。二是效用率,即完整的新闻传收过程,是在传播者追求传播效果、收受者追求新闻效用的互动中展开的。三是接近律,即新闻传收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分享,知情意直至行为的互相接近与一致,是新闻活动持续不断的根本动力机制。

新闻活动的宏观规律

新闻活动是人类众多社会活动形式中的一种,与整体的社会环境及其他各种活动形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新闻活动对社会系统的运行、个人生存、生活、工作的作用和影响,都是直接可见的经验事实。新闻活动与社会整体的互动规律,应该是新闻规律系统中最为宏观的规律。

在整个社会有机系统中,新闻活动本质上属于认识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精神交往活动或精神文化活动,同时也是贯穿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活动,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对社会物质系统的依赖性;而建制性、职业性或者说机构性新闻活动(表现为新闻传媒业)的上层建筑性质、意识形态属性,又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对一定社会政治系统的依赖性。对经济、政治、技术的整体依赖性,是新闻活动存在、变化、演进的总体性宏观规律,可称为“新闻依赖律”。一定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将从整体上决定新闻发展的水平,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将从整体上决定其新闻制度和新闻运行方式。

技术发展是新闻活动演进的根本动力,这种根本动力关系,从新闻规律的角度可概括为“技术主导新闻律”。技术主导律的主要内容为:技术主导新闻业的整体演进、技术主导新闻活动主要方式的变革、技术主导新闻媒介形态的更新、技术主导新闻思维的变化。

党媒的特殊规律

对新闻规律论研究来说,既要探索普遍的新闻规律,更要探索特殊的新闻规律。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社会现实,这就使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发展规律。党媒体系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核心体系。党媒就是党所创办拥有的媒体,是党所领导管控的媒体。

党媒运行有三大规律:一是党性统摄律。党性是党媒的灵魂,党性原则是主导和统领党媒事业、党媒工作的最高原则、总体原则,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总过程和各个环节。二是人民中心的价值律。“属于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显著特征。” 为人民服务是党媒的价值目标,党的新闻事业,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三是引导舆论的方法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党媒运行方法律的核心内容。正确舆论的根本标准,就是与党和政府的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用正确的方法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是党媒的核心职能。

党媒运行的三条规律共同构成了党媒规律的有机系统。党性统摄律,是党媒最具特色的运行规律,属于党媒本体性的规律;人民中心律,是党媒运行的价值律,它揭示了党媒运行的价值根源、价值动力与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它居于党媒规律系统的灵魂地位;舆论引导律,反映的是党媒的核心任务以及主要工作方式方法的内在特征,属于党媒新闻舆论工作的方法律。

新闻规律的实践体现

新闻规律是看不见的存在,隐藏贯穿在人类的新闻活动中。但是,新闻规律的客观作用与影响会体现在新闻实践活动之中,新闻活动主体在不同的新闻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违背)新闻活动规律。在新闻理论研究中,人们通常更为关注的问题是新闻规律对传播主体“提出”的客观要求。

传统新闻业时代,大众化新闻传播的主导性,使得新闻实践者与研究者都特别关注新闻规律在职业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所谓体现,侧重点是指新闻规律对职业新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新闻活动主体对职业新闻生产与传播活动提出的基本原则与规范,诸如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公开、透明、对话等。如果新闻活动者对新闻规律的认识把握是准确的,并且确实是按照规律原则制定新闻准则的,那就可以说,新闻活动主体的新闻行为体现了新闻规律,而那些依照新闻规律制定的活动规范,就是新闻规律的直接体现。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人们经常把依据新闻规律制定的一定行为原则或规范直接当作了新闻规律本身,但这在理论逻辑上是有误的。

在人类新闻活动进入“后新闻业时代”,传统上依据新闻规律针对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应该“普遍化”到非职业新闻的生产传播活动之中。尽管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其“应当性”是不可否认的。何况,在目前的新兴媒介环境背景下,非职业新闻的生产传播,即民众个体与“脱媒主体”的大众化新闻生产与传播活动不仅越来越加广泛,而且对整个新闻业和人类新闻活动方式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结构性影响。因而,按照新闻规律的内在要求展开新闻活动,应当成为所有新闻活动主体应有的基本素养。

新闻规律的作用机制

新闻规律作为一种客观的新闻活动机制,有其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的基本方式。从区分意义上看,主要有两种方式:自发为主的作用方式、自觉为主的能动运用方式。从综合意义上看,则可以说,新闻规律总是以自发与自觉相统一的方式对新闻活动主体产生作用和影响。

新闻活动者既可能不自觉地遵守新闻规律,也有可能不自觉地违背新闻规律。当违背了新闻规律,规律就会以自己的客观力量惩罚新闻活动者,从而使新闻活动者在经验教训中体会、认识到新闻规律的存在,进而改进自己的新闻行为。

更重要的是,新闻活动主体应该积极认知、探索、掌握新闻规律,也就是认识和掌握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认识和掌握新闻活动内部以及新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稳定关系,并且自觉尊重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去从事新闻活动。

过去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时自发的作用机制比较强,但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对规律把握程度的提高,我们就能够越来越相对能够更自觉的掌握规律运用。现代新闻活动更强调人们要更加自觉地尊重遵守新闻规律。用最简单词语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事物,“求”就是探索,“是”就是客观的规律。

学生反馈

课后新闻二班的高心莹同学表示“杨保军老师对新闻规律观进行了深刻周密的讲解,其中主要包括新闻规律观的基本理解、形式构成、主要内容等几方面。通过这堂课我对新闻规律观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新闻活动存在规律,追求合理新闻活动是理性主体的基本态度与方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杨保军老师提出的分析一个概念时的思路:一般是个别的方法。要理解特殊个别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一般概念。如要理解什么是新闻规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规律。这个思路很具有启发性。”

新闻四班的王梦丹同学表示“杨保军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新闻规律观,探究本源,思考本质。新闻规律观虽然抽象,理解有些难度,但老师将规律与实例相结合,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新闻规律。针对老师留下的课后思考问题——什么是正确舆论?正面报道的合理性是什么?我认为,简而言之,正确的舆论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体现我们的党性观念。正面报道有利于引导主流价值观,更好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课程为中国人民大学部校共建项目组成部分】

(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本文为人大马新观研究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苗露

发布人大马新观研究中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MDAyMjY5Mw==&mid=2247483787&idx=1&sn=004c921c49b0ae77c8e7a5103b1f6f0d&chksm=ce956ac1f9e2e3d7f98f5896e4ed7b16be75c81289a4b3aef1bfa9e9c886d445ee48c48e414e&token=1710378049&lang=zh_C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