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专家团队
新闻动态
学术成果
数据中心
案例分享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 Journalism and Marxism Research Cente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人大新闻学院师生赴延安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

11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新生赴延安开展调研。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一项教学内容,120名学生实地学习党的新闻事业创建发展历程

当天上午,在学院党委副书记蒙彬与课程助教及班级辅导员的带领下,全体新生参观了宝塔山革命旧址大家重点听取了对“宝塔”历史、党中央早期革命活动讲解,缅怀党中央的革命业迹,感悟“延安精神”。

W020190228406971546395.jpg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通过全面细致的讲解,同学们追忆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并通过馆藏的100余种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了解当时的新闻出版事业。随后,同学们来到“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照片及文物,再现了当年《解放》(延安)周刊、新华通讯社、《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延安)《边区群众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新闻出版机构,为争取民族解放事业胜利服务的事迹。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通过全面细致的讲解,同学们追忆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并通过馆藏的100余种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了解当时的新闻出版事业。随后,同学们来到“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照片及文物,再现了当年《解放》(延安)周刊、新华通讯社、《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延安)《边区群众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新闻出版机构,为争取民族解放事业胜利服务的事迹。

W020190228406971551021.jpg

来自新闻本科1班的新生余逸昕被当年的艰苦条件深深打动,“延安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其场景复原技术,把当年新闻工作者在延安窑洞中的工作场景逼真地再现出来。谁能想到,正是在这昏暗简陋的土窑洞中,老一辈新闻人穿着缀满补丁的朴素布衣,操作着简陋破旧的手摇发电机、发报机,发出了革命年代新闻事业震耳欲聋的新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主持人邓绍根教授表示,此次现场教学“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落实到新闻人才培养中的具体步骤;是学生在课堂上聆听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讲授后理论结合实际的现场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后入心入脑的深化;只有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诞生的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才能有底气,才能动真情,才能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身入’‘心入’‘情入’,才能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