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堂,正是为了更好的向学生传授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开设。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邓绍根教授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向同学们系统地阐述了“党媒姓党”的理论根基、历史渊源和现实逻辑,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党媒姓党”理论的科学性。
“党媒姓党”的理论根基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是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事业的灵魂,也是“党媒姓党”的理论根基。党创办的媒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从党媒属性看,党媒是党主办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接受党的领导。这不仅是党媒的身份认证,而且是党媒的身世渊源。党媒,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工具,是体现党的意志、传播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尊严的重要理论工具。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身份归属。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决定了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习近平同志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原理,总结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得出的历史结论;又是他在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新发展,这充分彰显出“党媒姓党”的理论科学性。
“党媒姓党”的思想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二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自觉强定“党媒姓党”信念,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这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媒体的性质和方向。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党和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举旗当然要举党旗,走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党媒姓党”的历史渊源
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新闻舆论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舆论战线纷纷表态时,研究者应该进一步追究“党媒姓党”的历史渊源,彰显其历史底蕴。
2000年,李良荣和林晖提出“党报必须姓党”作者必须树立的党报功能观;第二,党报受众定位是干部报,不是大众报。他们认为:党报视党性为最高准则,这就决定了党报发展必须明确“党报姓党”,围绕这一原则,确立党报观念和发展策略,否则党报不会有真正的前途。
2004年,周正荣撰文《党报姓党,党报是报》,指出:“‘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它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党报的主要读者群是机关干部和知识界人士、企业家,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是个性。党报改革,不能改掉它的主要功能,否则,就不成其为党报了。”2005年,林晖出版著作《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再次详细阐释了“党报姓党”的理论。此后,“党报姓党”逐渐为公众所接受,《人民日报》也在报道中屡有提及。
习近平同志提出“党媒姓党”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2007年到2012年习近平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始终强调“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2012年7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指出:“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2015年12月11-12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了“党校姓党”思想,“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2014—2015年,习近平同志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中还提出了“党史研究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的论述和关于党史研究“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的论述,强调党史工作性质与我们党的性质的同一性或曰一致性,强调党史工作方向与党的性质的价值取向具有同一性或曰一致性。这被党史研究者概括为“党史姓党”。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同志视察解放军报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军报姓党”的重要论断,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必须坚持军报姓党。解放军报是党领导和掌握、直接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服务的,必须在恪守党性原则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不渝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度自觉维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权威,坚定不移传播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声音。这是解放军报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不能丢。军报姓党,就要爱党、护党、为党,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到央视视察时,央视在电子显示屏上打出了“央视姓党”标语。下午,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即“党媒姓党”。其包括两层具体的含义,一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二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党媒姓党”的现实逻辑
党和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举旗当然要举党旗,走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新闻舆论工作者坚定“党媒姓党”信念,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神圣使命。在当今现实逻辑中,新闻舆论工作者坚定“党媒姓党”信念,必须做以下四点 。
第一,恪守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要时时、处处、事事按党性原则办事,并且坚决同一切违背党性原则的行为作斗争。同时,也要强化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组织领导。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到讲政治、强党性、敢担当、勇创新、严律己,认真践行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切实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
第二,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也是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体现。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出生于党,姓党,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齐意识,就是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是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能够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可以使党员政治上站稳立场、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动上令行禁止。、
第三,正确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关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是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关系,实质上是党和人民的关系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和人民的关系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源于党和人民在利益上的高度一致。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以党性引领方向。
第四,要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是引领方向的东西。要搞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关键是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所谓“信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想追求,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就是要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 ;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政治定力,要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当前传播格局多元、传播途径多样、传播方式多面的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其主流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也绝对不能改变,重要舆论宣传无时不依靠他们的主流作用,重大关键时刻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坚定发出党的声音;但是也面临着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强烈挑战,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强化能力意识,努力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轻松自如地引导媒体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学生反馈
课后,新闻四班的王梦丹同学表示“邓老师以“党媒姓党:论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为主题,为我们上了极具思想内涵的一堂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报的讨论,尤其是毛主席的那句:“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办报,就得担风险,要有五不怕精神”,深刻诠释了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的原则——党性原则。党媒姓党,使命担当,新闻学子,铭记心间。”
新闻国政实验班的赵泽萱同学认为“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堂上 ,邓绍根老师用许多具体的新闻案例进一步向我们介绍了“党媒姓党”。在延安之行中我们就能看到,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党媒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成绩斐然,推动了社会进步。在价值观多元、更加开放自由的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更要发挥导向和引领作用,新闻媒体也需要增强身份认同,进一步强化党媒姓党的坚定性。”
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